折弯机厂家根据折弯加工后形成的形状不同,将折弯加工分成L折、N折、Z折、反折压平、压五金等多种形式。
其特点和区别如下:
一、L折
按角度分为90˚折和非90˚折。按加工分一般加工(L>V/2) 和特殊加工(L<V/2) 。
1、模具依材质、板厚、成形角度来选。
2、靠位原则:
①以两个后定规靠位为原则,并以工件外形定位。
②一个后定规靠位时,注意偏斜,要求与工件折弯尺寸在同一中心在线。
③小折折弯时,反靠位加工为佳。
④以靠后定规中间偏下为佳。(靠位时后定规不易翘起)
⑤靠位边以离后定规近则为佳。
⑥以长边靠位为佳。
⑦以治具辅助靠位(斜边不规则靠位) 。
3、注意事项:
要注意加工时的靠位方式和在各种靠位加工方式中后定规的运动方式。
模具正装时折弯,后定规要后拉,以防止工件在折弯时变形。
大工件内部折弯时,因工件外形较大,而折弯区较小,使刀具和折弯区难以重合,造成工件定位难,或折弯工件损坏。
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可在加工的纵方向加一定位点,这样由两个方向定位加工,使加工定位方便,并提高加工安全性,避免工件损坏,提升生产效效率。
二、N折
N折要根据形状不同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
折弯时,其料内尺寸要大于4mm并且X尺寸的大小因模具外形而受到限制。
如果料内尺寸小于4mm,则采用特殊方法加工。
1、根据料厚,尺寸,材质及折弯角度来选模。
2、靠位原则:保证工件不与刀具发生干涉
①保证靠位角度略小于90度。
②建议用两个后定规靠位,特殊情况除外。
3、注意事项:
①折弯L折后,角度要保证在90度或略小于90度,以方便加工靠位。
②第二折加工时,要求靠位位置以加工面为中心来靠位。
三、Z折
Z折又称之为段差,即一正一反之折弯。根据角度分斜边段差和直边段差。
折弯加工的至小尺寸是加工模具限制的,至大加工尺寸是由加工机台的外形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Z折的料内尺寸小于3.5T时,采用段差模加工。大于3.5T时,则采用正常加工方法。
1、靠位原则:
①靠位方便,稳定性好。
②一般靠位与L折相同。
③二次靠位是要求加工工件与下模贴平。
2、注意事项:
①L折的加工角度一定要到位,一般要求在89.5~90度。
②后定规要后拉时,要注意工件的变形。
③加工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正确。
④针对特殊的加工,可用如下方法加工﹕中心线分离法(偏心加工)、小V加工(需增大折弯系数)、易模成形、修磨下模。
四、反折压平
反折压平又称压死边,死边的加工步骤为:先折弯插深至35度左右,再用压平模压平至贴平贴紧。
1、选模方式:
按5--6倍料厚选30度的插深下模的V槽宽度,根据加工死边的具体情况选择上模。
2、注意事项:
死边要注意两边平行度,当死边加工尺寸较长时,压平边可先折一翘角后压平。
对于较短的死边,可采用垫料加工。
五、压五金
利用折床压卯合五金件,一般要利用凹模,治具等辅助模具加工。
一般情况下有:压螺母,压螺柱,压螺钉及其它一些五金件。
注意事项:
①工件外形需避位加工时,要采取避位。
②加工完后要检测扭力,推力是否达到标准及五金件与工件是否贴平贴紧。
③折弯后压卯,要在机床旁边压时,要注意加工避位和模具的平行度。
④如果是胀卯时,还要注意胀卯边不能有裂纹,胀卯边不能高出工件表面。